谢小芳 |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检验科
钱斌 |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
(资料图片)
前 言
放线菌病是一种可累及头颈部、肺、腹腔和盆腔和伤口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,可由各种放线菌引起,如衣氏放线菌、格拉斯放线菌、麦尔放线菌、龋齿放线菌、苏黎世放线菌、欧洲放线菌等。目前报道的放线菌引起相关感染有:肺放线菌病,盆腔和腹腔感染,骨或人工关节感染,心内膜炎,复杂的尿路感染,软组织脓肿等[1,2]。本文分享一例女性患者肺放线菌病诊疗的全过程。
案例经过
1.简要病史:
患者,女,47岁,出现间断性右下胸部疼痛近5个月,于2018年2月17日至当地医院行胸部CT:右下肺团片影,左上肺斑片结节样影,予美洛西林、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后胸痛症状缓解,3月12日复查胸部CT示:左肺上叶斑片影较前增多趋势,再次入当地医院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、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。
后患者因右下胸痛不能完全缓解,深呼吸时明显,于2018年5月6日来我院呼吸科门诊就诊。分别于5月6日和6月1日再次行胸部CT:右下肺病灶范围增大,形态较散;7月11日行气管镜检查:(右下肺基底段,活检)粘膜慢性炎伴肉芽肿形成,然后于7月19日收住入院治疗。既往有“亚急性甲状腺炎”病史2年,服用泼尼松片22月,逐步减量后于2018-02-20停服。
2.实验室检查:
(1)2018-2-17当地医院血常规:白细胞6.95×109/L、中性粒细胞比率64.4%、血红蛋白120g/L、CRP8.7mg/L;
(2)2018-2-17当地医院胸部CT:右下肺团片影,左上肺斑片结节样影,考虑炎性病变可能,予美洛西林、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后胸痛症状缓解;
(3)2018-3-12当地复查胸部CT示:对比前片左肺上叶斑片影较前增多趋势,再次入当地医院予头孢曲松他唑巴坦钠、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出院(期间出现全身皮疹,考虑左氧氟沙星、头孢过敏予停用)。
(4)2018-05-06我院胸部CT示:考虑两肺慢性炎症,所见肝脏多发小低密度灶,考虑小囊肿。
(5)2018-06-01我院胸部CT示(见图1):提示两肺小结节样影,两侧胸膜局限性增厚;肝脏小囊肿;
图1 2018-6-1 胸部CT
(6)2018-07-11我院气管镜检查(见图2):进镜顺利,隆突锐利,声门活动好,气管及左右各支气管通畅,管壁见块状痰栓附壁,根据CT表现,在右下肺基底段各支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刷检,标本送病原体二代测序、TB-DNA,X-pert和结核培养、真菌培养、GM试验、细菌培养、细胞学,在右下肺基底段各支远端行TBLB,送组织病理:
图2 2018-7-11 气管镜检查
组织病理:右下肺基底段活检粘膜慢性炎症伴肉芽肿形成,提示结核可能。(见图3)
图3 气管镜组织病理结果
GM试验、真菌培养均阴性;TB-DNA、抗酸杆菌涂片阴性,结核培养后续反馈阴性;
二代测序:提示多为口腔正常菌群和条件致病菌(见图4)。
图4 二代测序结果
细菌培养:灌洗液培养提示龋齿放线菌,500cfu/mL(见图5)。
图5 灌洗液中分离的龋齿放线菌
3.诊断和治疗
根据患者气管镜组织病理结果提示结核可能性大,但结核分枝杆菌相关检测结果均阴性,免疫组化:CD49(+)、CD8(+)、CD68(+)、CK(-)。真菌检查(-),特殊染色结果:抗酸(-),网染(-),PAS(-),六氨银(-)。综合患者影像学检查、气管镜病理、气管镜灌洗液NGS、培养等相关检查,考虑患者为肺放线菌病。
采用克林霉素0.6g,q8h静脉滴注和0.1g,q12h口服,治疗18天患者胸痛明显好转,胸部CT提示炎症好转(见图6)。患者最终于2018-8-7出院,门诊随访。
图6 治疗前后CT比较
案例分析
本案例的特点在于精准抓住病原体,明确诊断和对症治疗。
检验分析:
在前期和临床沟通会诊的过程中,考虑该患者细菌感染可能性较大,为了明确病原体,防止某种少见病原体的漏检,实验室对本例患者的灌洗液培养由常规72h延长培养至7d,在72h时实验室发现培养基上除部分正常菌群外,见针尖样、灰色、干燥菌落生长,培养7d后菌落如图6所示,经MALDI-TOFMS检测为龋齿放线菌,和灌洗液测序结果一致。
临床分析:
临床根据患者影像学检查、气管镜病理及气管镜灌洗液NGS、培养等相关检查,综合考虑本例患者为肺放线菌病。此患者既往有亚急性甲状腺炎,长期口服激素治疗,会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,定植于口腔的放线菌进入肺部,引起肺放线菌感染。而患者症状表现不典型,仅有胸痛,可能与患者肺部病灶时间较长,病理活检已经为粘膜慢性炎症伴肉芽肿形成,且病灶靠近胸膜有关。
治疗上,青霉素为肺放线菌病一线治疗药物,但患者对“头孢类药物、左氧氟沙星”过敏,故用克林霉素联合米诺环素抗感染治疗,克林霉素及四环素抗菌谱包含厌氧革兰阳性不产芽孢杆菌属:丙酸杆菌属、真杆菌属、放线菌属,有较好的疗效。
知识拓展
1. 临床角度认识肺放线菌病:
肺放线菌病的临床特点:
肺放线菌病通常是由于吸入唾液中的口腔菌群而感染,常因受凉、劳累、后起病。导致肺浸润或实变,早期常被误诊为肺结核、恶性肿瘤、真菌或奴卡菌感染。
肺放线菌病比较“温和”,病程较长,常与其他病原体共同感染导致复杂或不典型的临床表现,可以是肺脓肿也可以是支气管炎。
肺放线菌病的诊断难点:
认识不足:放线菌感染长期以来不被大家认识,原因是呼吸道标本常规不做厌氧培养。对于这一部分感染临床诊断存在困难。
容易漏检:放线菌常与其他细菌混合感染,通常被视为口腔正常菌群,且生长缓慢,易被忽略。
鉴定方法局限:放线菌实验室难以准确鉴定。
2. 病原学角度认识放线菌:
放线菌属为厌氧菌,是兼性厌氧菌,在厌氧或微需氧环境中生长更好。
菌落特征:需要延长培养,在血平板上35℃孵育3-7d天后出现肉眼可见菌落,菌落或粗糙或光滑,形态不定。
镜下特征:革兰阳性杆菌,呈分枝状或细长丝状,有时染色不定。
鉴定:常规手段鉴定效果差,质谱技术和测序准确性高。
注意与奴卡菌的鉴别,组织标本压碎镜检有大量革兰阳性分枝状菌丝,是该菌特征。但并不是所有的放线菌感染都可以形成硫磺颗粒。对于这一部分放线菌病,病理学诊断有其局限性,需要病原学支持。
案例总结
对于一些难以明确病原体的炎性疾病,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标本,利用新技术、新方法明确病原体;实验室与临床要勤于沟通,微生物工作人员要有临床思维,不轻易忽略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病原体;要发挥多学科合作优势,临床、药学、感染、影像、病理、微生物齐上阵,抓住病原体真凶。
专家点评
放线菌常寄生于人体口腔黏膜、牙龈、扁桃体等处,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,可因口腔分泌物吸入进入呼吸道,多引起化脓性炎症,进而机化形成肉芽肿性炎症[3]。临床要注意与结核、肿瘤、真菌感染等鉴别,要采用多种检测手段抓住关键且不常见的病原体
(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施敏骅)
放线菌为厌氧菌,支气管灌洗液及刷检物病原学常规培养不易成功,实验室工作人员要有临床思维,多和临床沟通,不能忽视和漏检少见菌
(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杜鸿)
参考文献:
[1]Könönen E, Wade WG. Actinomyces and related organisms in human infections. Clin Microbiol Rev. 2015,28(2):419-42.
[2]Gajdács M, Urbán E, Terhes G. Microbiological and Clinical Aspects of Cervicofacial Actinomyces Infections: An Overview. Dent J (Basel). 2019, 7(3):85.
[3]张颖,邵池,孙宇新,等. 肺放线菌病32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[J].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,2020,43(8):665-669.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