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绘画学习的过程中“人物形体”无疑是一个重难点,但每当看到自然舒适的角色作品时却只有视觉享受、并不觉得有什么难度。
▲尤其是肌肉线条较弱的少女,大家会被舒适温润的线条所吸引。正因为相同区块的肌肉起伏少,所以单一体块都不会显得太复杂。
▲正因为很多朋友把关注点全部集中在了单一体块的结构上,很容易忽视“体块间的位置关系”,图中这种存在“体块交叉折叠”的姿势是非常考验空间合理性的。
(相关资料图)
下面本文为大家集中举例,列举常见常用的“体块交叉”空间结构误区,快来看看自己有没有踩雷吧~
Part1-托腮姿态
▲如图,托腮是单手受力的,一支手臂支撑、另一支放松;所以肩膀也会向放松一侧倾斜。
▲同理相同受力状态的姿势,都遵循这一原理。
▲如图,当头部放松倾斜时,可以看到下巴底部的结构;托腮的手掌需要与接触的头部结构达到空间包裹的关系。
Part2-抱臂姿态
这个姿势是将双臂缠绕达到手臂放松的状态,以下两点值得注意:
▲如图,抱臂姿态下手臂其实不是自然下垂,而是往前伸以达到覆盖胸腔的状态;所以大臂一定要显现出“前伸”的空间感。
▲如图,交叉的部分一只手需要握住手臂,此时手掌结构的走向需要依附手臂的“圆柱”结构,否则手臂的空间结构会被破坏。
Part3-下蹲姿态
众所周知“只有亚洲人能够蹲着上厕所”开个小玩笑~下蹲姿态包括两种基本情况:
①重心下沉
▲也就是下蹲上厕所的姿态,人会比较放松;双脚完全接触地面,上半身前倾。
②直立下蹲
▲如图,上身直立时为了保持平衡,脚是无法完全接触地面的。
▲另外下蹲的姿态大小腿之间会相互挤压,根据肌肉分布特点小腿肌肉会将大腿肌肉往上顶。
Part4-跪坐姿态
此状态下体重基本全部压在小腿,大小腿极限折叠。
▲此时需要正确表达膝盖的上下两部分结构,并且如蹲坐姿态相同小腿肌肉会挤压大腿肌肉。
▲另外与萝莉们喜欢的“鸭子坐”不同,跪坐姿态脚面没办法侧向转弯的。(其实大家大可以尝试,鸭子坐很难受~)
Part5-双人互动
双人甚至多人的肢体互动,能够形成空间关系就无法罗列了,下面列举几种泛用性高的案例:
①公主抱
▲如图,主要的肢体交叉就是手臂的环绕,核心体块忽略肌肉挤压手臂需要与接触面形成环绕关系。
②对面拥抱
▲相互拥抱其实是手臂环绕对方身体的状态,需要考虑身体的厚度;左图中红色的手臂位置就有比较大的问题;应如右图形成立体环绕状态。
③整体包裹
▲如图形成整体包裹状态,相当于是把一个身形、嵌入另一个身形包围的空间;需要符合空间预留的范围,不然就会形成“穿模”。
根据以上各种常见的误区,以后在绘画“形体交叉”状态时要记得严格审视喔~
关键词: